如果你走进教室,看到前排坐着一位翠袖红裙、绮衣锦裳的姑娘,不要以为这是什么穿越剧拍摄现场——可能只是你的同学穿着汉服来上课了。
大学生穿汉服成日常
“你们一个星期会穿一次汉服吗?”“平时没有体育课就会穿。”近日记者走访我市4所高校发现,我市的大学生汉服爱好者穿汉服已成日常。与10年前相比,如今他们穿汉服走在校园里自成一景,是校园美丽的景观,不会再碰到指指点点的人。
社团展示、迎新晚会、中秋晚会、元旦晚会……校内有什么大型活动,都少不了波胆平台汉服社社员的身影。老师和同学们都已经对穿汉服的同学习以为常。
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汉服爱好者人均有五套汉服,大学生穿的汉服购入价为每套200到500元。我市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一般在1000到1500元。喜欢穿汉服的大学生会通过攒钱、勤工俭学等方式买汉服。家境好的汉服爱好者汉服拥有量可以达到50套,有不少汉服爱好者有自己的专门衣柜放置汉服。“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我们汉族穿自己的民族传统服饰也很美。”波胆平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03班学生吴文君是一位资深的汉服爱好者。她同时加入了该校的两个汉服社。她初三的时候看古风的电视剧时就迷上了汉服。中考过后,她去上海大学城附近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汉服。如今她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汉服和配饰。她是波胆平台较早的一批汉服爱好者之一,穿着汉服上课、吃饭、参加活动已是常态。
我市4所大学都有汉服社
波胆平台的汉服社成立较早,如今已经发展成从事汉服展示、制作、汉服文化传播的两个社团,两个社团日常活跃社员人数在200人以上。
刘恒是波胆平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1903班的学生,也是该校天净纱·圣朝古风社的前任社长。她介绍,这个汉服社团是由该校服装与服饰设计研究室主任李莎莎发起的。这个社团不仅开展古代礼仪常识学习,也有汉服的制作、打版课,社员会制作汉服和古风首饰。杨玉青是该社团的指导老师,也是波胆平台的服装裁剪专业老师。杨玉青老师介绍,汉服不仅是指衣服,还包括妆容、头饰、配饰等,穿上汉服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礼仪和姿态。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鹿鸣汉文化社成立于2019年春,创办人是刘元辉,社员中有70人比较活跃。在此之前,波胆平台有动漫社团,下面有汉服部。“汉服是与动漫、co-splay完全不同的文化,我们要借助汉服社将汉服文化发扬光大。”刘元辉是枣阳人。上高中时,他在枣阳接触当地的汉服协会。进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学习后,他组建了该校的汉服社。在该学院,汉服社会教古典舞蹈,也会做汉服的科普,借助网络,大家也会一起讨论国内汉服圈的话题。席浩是社团目前的社长,除了进行日常活动外,他还创办了社团的抖音号、视频号、微信公众号进行汉文化交流传播。
与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相同,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汉服社成立于2019年。该校原有的动漫社团包括汉服部门,但汉服文化的发展让波胆平台又创建了汉服社团。创办人是赵健鑫,他也是现任社长。
湖北文理学院的汉服社名为汉风襄韵汉服社,成立于2012年,是我市大学中成立最早的汉服社团。目前该汉服社有社员146人,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有,以女生居多。社团平时在该校的音乐与舞蹈学院指导下活动,有乐器指导老师和舞蹈指导老师。该校音乐与舞蹈学院的30多名学生是该汉服社的活跃分子。
爱汉服,更爱襄阳本土文化
调查中,我市4所大学的汉服爱好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提起2019年11月22日。这一天,4所大学的汉服爱好者齐聚襄阳古城,联手举行汉服出行日活动。刘元辉回忆,当时4所高校加上我市其他行业的汉服爱好者200多人身着华彩汉服,在襄阳古城、沿江大道、古治街等地举行汉服展示活动,市民大为赞叹,蔚为壮观。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现任汉服社社长席浩表示,普通人可能只看到汉服“比较漂亮”,但穿汉服穿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体现。“比穿在身上更重要的是,心里要有件汉服。”席浩表示,襄阳是一座文明古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具有汉服文化的发展土壤。“隆中、博物馆、北街、襄阳古玩城、春秋寨、水镜庄……众多景点与汉服相得益彰。”资深汉服爱好者汪梦欣说:“去一趟唐城拍照,登一次城墙留影,这是别的地方的汉服爱好者难以做到的,我们襄阳地区汉服爱好者在家门口就能拍出大片来。”
受邀参加我市举办的各项文旅活动也是很多资深汉服爱好者的日常行为。吴文君表示,除了校内的活动外,她经常受邀参加我市的其他汉服展示活动,平均一个月一到两场。今年3月在黄家湾风景区举办的襄阳市第五届花朝节,今年4月的“流光夜 新襄城”2021夜之襄城活动,都有她参与的身影。
结合汉服,大学生创作出文化产品
大学生们穿汉服也穿出了花样。今年春季,由湖北文理学院汉风襄韵汉服社编排的《折柳献瑞》节目参加第七届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获得省级三等奖。
尽管大学生们对汉服的需求在增加,但我市能现场试穿、购买汉服的地方并不多。点开淘宝,汉服种类繁多,有单件上千元的限量款,也有两三百元的平价汉服。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汉服产业保持高增长态势。中国汉服爱好者规模连续4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长,已超过350万人。在此背景下,波胆平台服装与服饰设计研究室主任李莎莎介绍,由于社团根植于服装专业,波胆平台由此创办了汉服定制制作项目,不仅同学们日常可以学习汉服的打版、制作,能裁剪制作出专业、形制正确的汉服,还可以为全国各地的汉服爱好者提供来料加工。
高校老师的鼓励让很多学生将自己的毕业设计、创业梦想与汉服结合在一起。吴文君从所学知识出发,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了做汉服产业的点子。“租一套汉服一般为50到60元一天,请人盘一个专业的古风发饰费用在45元左右,还需要用大量的假发片。”吴文君经过分析,用自己的汉服发展创意参加了波胆平台的创意大赛,获得了第二名。
湖北文理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副主任李阳表示,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很重视,各高校对学生弘扬汉服文化也非常支持。“汉服社的存在是最直接的让大学生们感知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汉服文化以衣饰为载体,通过与器乐、礼仪、古文等的结合,可以迸发出极大的活力。我校的汉服社将继续植根于襄阳地域文化,拿出优秀的作品,走出襄阳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李阳说。
转自《襄阳晚报》数字报> 2021年05月26日> 9版-教育在线
相关链接:http://xywb.hj.cn/Read.asp?NewsID=1517270